精神病传染吗?
感谢邀请。精神病也会“传染”吗?
正常情况下,精神病遗传倾向更大,但不会传染。但有一种情况之下,还真的可能传染。
会传染的精神疾病先分享一个案例:
×患者,农民,自3年前起出现孤僻、不爱讲话,而且疑心重, 怀疑周围人针对自己,给自己家的食品和水源中投毒。2年前症状明显, 切断家中水电,饭菜一定要自己做菜放心,饮水量限制,害怕喝多了“中毒太深”。 邻居来家里“串门”,认为对方不怀好意, 情绪激惹欲伤人......
被家人送入精神科诊断:精神分裂症 (偏执型) 。经治疗症状部分缓解。
奇怪的事情:患者妻子在丈夫患病期间出现类似症状:认为社会对他们一家不公, 在家中也经常戴口罩, 不用水电, 不烧饭,。
患者女儿受其父母影响,也出现精神失常, 不与外人接触, 无朋友, 同时也认同父母的想法, 整日戴口罩, 吃罐装食品, 并在母亲教唆下跳河。
以上,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因“传染”患病的家庭。专业角度来讲,丈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。但妻子和女儿则应诊断为“感应性精神病”。
感应性精神病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, 往往发生在同一环境或家庭中长期相处密切接触的亲属或挚友中。继发者与原发者精神症状相似,我们称继发者为被感应者。
通常此病与以下几条限定有关:
(1) 感应者已经患有妄想症状的精神病, 且是与被感应者长期相处、关系密切的亲人;
(2) 妄想内容相似;
(3) 患者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家庭中, 外界交往少。
如何解决问题?一,将被感应者与原发者隔离开来, 防止相互影响, 予适当精神科药物治疗;
二,对患者家庭成员还要进行家庭心理治疗, 重点放在家庭的组织、关系、角色与权力的执行等结构上,强调的是一家人的角色与关系的改变;
三,鼓励患者融入社会, 融入集体, 脱离封闭式环境模式。
以上便是关于个体中可能出现的被感染精神疾病的情况。临床中,我们也偶尔会发现较大数量的被感染现象:比如,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为落后的人中之中,容易出现癔症的集体发作。比如:某地区当地受迷信色彩影响,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,导致最后一传十,十传百,认为自己看到“奇怪的现象”,并随之出现异常行为。
通常患癔症的个体,存在性格上的缺陷:患者自我为中心,情感丰富且易受暗示。而对于癔症的集体爆发者则更多因环境有关。所以,当出现类似情况是,第一步骤就要将患者之间进行隔离治疗吗,以免互相感染而加重。
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,请关注,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。Copyright © 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05-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9765号
广州京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